识文断字shíwén-duànzì
(1) 口∶能识字读书,指有文化
例他现在识文断字,比我办事还精明呢!——《龙须沟》英literate;be able to read⒈ 知晓文字。
引《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当着人家识文断字的人儿呢?别抡荤,看人家笑话。”
老舍《女店员》第一幕:“你看,先父是个举人,我自幼就识文断字。”
亦作“识文谈字”。 明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孩儿也,你是箇识文谈字的人。”
会读书认字。
如:「古时乡间女子能识文断字的,屈指可数。」
知晓文字。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当着人家识文断字的人儿呢?别抡荤,看人家笑话。”
老舍《女店员》第一幕:“先父是个举人,我自幼就识文断字。”
识文谈字、知书达理
识文断字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有一点文化知识。
查看更多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识破。识相(xiàng )。识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识。常识。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识。远见卓识。
文读音:wén文wén(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2)(名)文章;作品:美~。(3)(名)文言:半~半白。(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7)(形)柔和;不猛烈:~雅|~火。(8)(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9)(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名)关于读书人的:~人。(量)一~不值。姓。
断读音:duàn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割~。绳子~了。
2.断绝;隔绝:~水。~电。~奶。~了关系。音讯~了。
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过。
4.拦截:把对方的球~了下来。
5.戒除(烟酒):~烟。~酒。
6.姓。
7.判断;决定:~语。诊~。独~专行。这个案子~得公道。
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无此理。~不能信。
字读音:zì字zì(1)(名)文字:~调|~汇|~谜|~面|~模|~目|~幕|~盘|~形|~样|~义|~音|~母|~里行间|~斟句酌。(2)(名)(~儿)字音:咬~儿。(3)(名)字体:篆~|草~。(4)(名)书法的作品:~画。(5)(名)字眼;词:词典中没有这个~。(6)(名)(~儿)字据:立~为凭。(7)(名)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诸葛亮~孔明。(8)(名)旧时称女子许配:待~闺中。
他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八成儿是个识文断字的人。
我们要将扫盲工作进行到底,要使众多文盲都能识文断字。
识文断字,是人生幸福的开始。
人口中能识文断字的百分比是多少?
很少有识文断字的老矿工上网的,但小王把大部分的空余时间都花在了网上,主要用于自学计算机编程。
至于能否识文断字倒是无关紧要的,更不说写文章作诗篇撰历史这些遥不可及的事。
识文断字岂是一日之功,快快坐下,不要多嘴。
顺生少时上过几年私塾,识文断字。
马成龙跟着罗秀才识文断字以来,学业不见长进,却在胡思乱想中悄悄地成长着,发育着。
识文断字,是人生幸福的开始;读书看报,是升华灵魂的依靠。没文化,寸步难行难养家;有文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国际扫盲日,愿你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抵达幸福生活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