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国家大事


国家大事的词语
国家大事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对场面特别安排,过.于讲究,以显示自己的阔绰。多用于婚丧大事。

成语解释

大事:重大事情。与国家利益有关的重大事情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贾复传》:“是时列侯唯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

郭沫若《王安石》:“普通一般学者,只在书斋里打圈子,对于国家大事则不闻不问。”

国家大计

国家大事作主语、宾语;指与国有关的事情。

查看更多

国家大事释义
读音:guó

国guó(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4)(名)(Guó)姓。

读音:jiā,,jie[ jiā ]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 姓。

读音:dà,dài[ dà ]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读音:shì

事shì(1)基本义:(~儿)(名)事情:(~儿)(名)事情(2)(~儿)(名)事故:出~。(3)(~儿)(名)职业;工作:找~儿。(4)(名)关系或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了。(5)(动)〈书〉侍奉:~父母。(6)(动)从事:大~宣扬。

国家大事造句

谈到国家大事,她茫然不知,如堕烟海。

我们都要关心国家大事,事不关己,不闻不问的态度是不对的。

人大代表各抒己见,共同商讨国家大事。

革命前辈为国家大事操劳了一生。

人大代表会聚北京,商讨国家大事。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转眼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很不少。

无怪先帝当年连国家大事都依托于她,这份沉得住气,真真是女中丈夫。

冀北厅不仅是冀北省人民代表议论国家大事的场所,而且历来作为国家级对外会谈的贵宾休息厅,因此在人大会堂中被誉为“国门第一厅”。

由于个人嫌隙与家庭仇恨,国家大事被视同儿戏。

关注的话题主要集中在马普托郊区,如电价、艾滋病、面包补贴和贫民窟犯罪等,而把国家大事的报道留给了其他媒体。


上一词语:计深虑远
下一词语:家长里短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