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魏韩之战


魏韩之战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国魏正始七年即公元246年魏国与朝鲜半岛南部的韩人hAo86.发生过一场规模很大的战争,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包括对东北亚古代颇有兴趣的一些同好也对此非常陌生。
魏韩之战释义
读音:wèi

魏wèi(1)(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南北部陕西东部;山西西部和河北南部等地。(2)(名)三国之一。(3)(名)北魏。(4)姓。

读音:hán

韩hán(1)(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南中部和山西东南部。(2)(名)姓。

读音:zhī[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zhàn

战zhàn(1)(动)本义:作战、战争、战斗。(2)(动)进行战争或战斗。(3)(动)泛指斗争。(4)发抖:寒~|打~|胆~心惊。


上一词语:势欲熏心
下一词语:函矢相攻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