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文学bàolù wénxué
(1) 只揭露社会的黑暗面而不能提出解决问题方法的文学
英literature of exposure⒈ 指只揭露社会黑暗面,而不能指出光明前景的文学。此类暴露文学,在清朝末年义和团起义失败后,多以小说形式出现,曾盛行一时。著名的有《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等。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面,也把这种小说叫做“谴责小说”。参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八篇。
1. 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的:暴雷。暴病。暴动。暴力。暴涨。暴发。风暴。暴风骤雨(亦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
2. 过分急躁的,容易冲击的:脾气暴躁。暴跳如雷。
3. 凶恶残酷的:凶暴。暴虐。暴君。暴戾恣睢(残暴凶狠,任意胡为)。暴政。横征暴敛。
4. 横蹋,损害:自暴自弃。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5. 鼓起来,突出:暴起青筋。
6. 徒手搏击:暴虎冯(píng)河(喻有勇无谋)。
7. 〔暴露〕显露,如“暴暴无遗”。
8. 姓。
露读音:lòu,lù[ lù ]1.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露水。白露。寒露。朝(zhāo )露。甘露。
2. 在室外,无遮盖:露天。露宿。露营。
3. 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露酒。枇杷露。
4. 滋润:覆露万民。
5. 表现,显现:露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缄的文书;c.檄文;d.捷报等)。露骨。袒露。吐露。揭露。暴露。
文读音:wén文wén(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2)(名)文章;作品:美~。(3)(名)文言:半~半白。(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7)(形)柔和;不猛烈:~雅|~火。(8)(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9)(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名)关于读书人的:~人。(量)一~不值。姓。
学读音:xué学xué(1)(动)学习:~书法。(2)(动)模仿:鹦鹉~舌|~得很像。(3)(名)学问:博~|才疏~浅|治~。(4)(名)指学科:化~|数~|新~。(5)(名)学校:小~|大~。
这部暴露文学确实凸现了一些社会现实问题。
大众文学的出现暴露了我们的批评缺乏面对新的文学现实的理论和能力;
这一叙事技巧既映现出小说家对知识和文学创作的态度,也暴露出文学表现主义产生并成长的特殊社会环境。
传统英美文学教学所暴露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种教学已很难满足课程要求与学习者的需要。
此案暴露了我国民间文学私权保护制度的立法滞后性。
与前期延安文学中存在的以暴露为主的情况相比,后期文学风格有了较大转变。
巴金前期小说中的男性中心意识,暴露出了中国现代启蒙文学、革命文学在性别观念上现代性不足的致命缺陷。
意识形态进入作品后处于一种异己力量的对抗中,在文学语言虚设的语境中暴露了自身的虚幻性。
然而,由于该派具有时段较长、学者较多等特质,因此,其文学观念、理论原则、批评范式以及创作实践之间的确暴露出诸种矛盾之处。
否定文学性的西方文论可能有历史价值,一旦“自我关涉”,就暴露出致命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