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善之区,首善之地shǒushànzhīqū,shǒushànzhīdì
(1) 最好的地方,指首都。旧谓实施教化自京师开始,京师为四方的模范
英national capital;the model for all places⒈ 见“首善之地”。
最好的地方。指首都。
鲁迅《彷徨 示众》:“首善之区的西域的一条马路上,这时候什么扰攘也没有。”
茅盾《如是我见我闻》:“我从没见过一个称为省城的一省首善之区,竟会这样小的!”
首善之地
首善之区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首都。
查看更多
首shǒu(1)本义:(名)头:(名)头(2)(形)第一;最高的:~相|~脑。(3)(名)首领:~长。(4)(名)首先:~创。(5)(动)出头告发:自~。(6)姓。(7)(量)用于诗、词、赋;一篇叫一首。
善读音:shàn善shàn(1)(形)善良;慈善:~举|~事。(2)(形)善行;善事:行~。(3)(形)良好:~策|~本。(4)(形)友好;和好:友~|亲~。(5)(形)熟悉:面~。(6)(形)办好;弄好:~后|~始~终。(7)(形)擅长;长于:多谋~断。(8)(形)好好地:~自保重。(9)(形)容易;易于。
之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区读音:qū,ōu[ qū ]1. 分别:区分。区别。
2. 地域:地区。区划。
3. 〔区区〕小,细微:如“区区小事”。
4. 行政区划单位:省级自治区。市辖区。
北京应当是精神文明的首善之区。
北京作为“首善之区”,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城市街道管理路子,对于推动全国街道管理改革具有普遍借鉴和指导意义。
北京要构筑一个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首善之区,必须有效遏制贫富分化与分配不公。
将广州建设成为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
不长不短的一条襄阳路,十多年间成为上海服饰礼品购物的首善之区,本地外地的人皆近悦远来。
位于成都市最繁华的商贸中心区,因“百业云集、市廛兴盛”成为川西“首善之区”。
不过,发展集团最后还是与所有热用户达成共识,为了广州建设首善之区的需要,配合广州“退二进三”和企业长远发展规划,“员电”停产。
营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安全保障是基矗由首都综治办。
将广州建设成为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
首善之区的西城的一条马路上,这时候什么扰攘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