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两种祭礼。柴,谓烧柴祭天;望,谓祭国中山川。亦泛指祭祀。
引《书·武成》:“越三日,庚戌,柴望,大告武成。”
孔传:“燔柴,郊天,望,祀山川。”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辛卯,柴望岱宗,登封太山。”
《魏书·程骏传》:“咸秩百灵,柴望山川。”
《封神演义》第九八回:“江山依旧承柴望,社稷重新乐裸将。”
古代的两种祭礼,烧柴祭天称为「柴」,祭山川称为「望」。
柴chái(1)(名)柴火:~草。(2)〈方〉(形)干瘦;不松软。(3)姓。
望读音:wàng望wàng(1)(动)探望:拜~|看~。(2)(动)盼望、希望:期~|企~。(3)(名)名望:声~|威~。(4)(形)〈书〉怨恨。(5)(名)(~子)店铺标明属于某种行业的标志:酒~。(6)(介)对着;朝着:~我点点头|~他笑笑。注意“望前看”、“望东走”等处的“望”多写作“往”。(7)姓。(8)(名)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上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这时的月亮叫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