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蓬茆”。
⒉ 蓬草和茅草。比喻低微、贫贱。常用作自谦之词。
引《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五年》:“今以王姬之贵,下嫁蓬茅之士。”
宋曾巩《明州谢到任表》:“倾葵藿之一心,极蓬茆之丹恳。”
明梁辰鱼《浣纱记·迎施》:“念贱妾今还在幼龄,寒微未脱蓬茅性。”
⒊ 犹蓬居。
引唐韩愈《送文畅师北游》诗:“庇身指蓬茅,逞志纵獫猲。”
明叶宪祖《素梅玉蟾》第五折:“今朝纳聘过门庭,顿使蓬茅喜气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处蓬茆而甘,藜藿不怨也。”
茅屋。形容屋舍简陋。
蓬péng(1)(动)蓬松:~着头。(2)(名)飞蓬;草本植物;叶子边缘有锯齿;花白色。(3)(量)用于枝叶茂盛的花草:一~凤尾竹。
茅读音:máo茅máo(1)(名)即白茅;草本植物;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以吃;也可入药;叶子可以编蓑衣。(2)(Máo)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