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素císù
(1) 语言中构成词的要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又叫“语素”。
英morpheme⒈ 语言学用语。语言中最小的意义单位。有的词只包含一个词素,如“人”、“蜈蚣”等,有的词包含两个或更多的词素,如“人民”包含“人”和“民”两个词素。“图书馆”包含“图”、“书”、和“馆”三个词素。
构成词的成分最小,且在意义上不能再分析的单位。如「日」、「月」、「葡萄」、「蟋蟀」等只包含一个词素;「电视」、「汽车」、「环保」等则各包含两个词素。
词cí(1)(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语。(2)(名)说话或诗歌、戏剧、文章中的语句:歌~。(3)(名)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素读音:sù素sù(1)本义:细柔的白色绢。(2)(名)本色;白色:~服|~菜。(3)(形)颜色单纯;不艳丽:~淡|~雅。(4)(名)蔬菜、瓜果等食物。(5)(形)本来的;原有的:~油|~材。(6)(名)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核黄~|麻黄~。(7)(名)向来:~不相识。
十一个英文词素仅构成英文语法的微小部分,因此缺乏普遍性。
词素是形态学研究的最基本的单位。
所谓同素逆序词,指的是双音节复合词中构词词素相同且词素序位互逆的一组词。
遵循传统的看法,儿化词素只是一个单元音引起前行音节卷舌化的特征,它不在音节结构中占有任何位置。
词素能表明单词的含义,而且它们的拼写形式是固定的。
传统上把意义的基本成分称为词素。
首先,印地语不仅直接借用了大量英语词,而且还用印地语的词素和构词规则意译大量英语词。
词素可以重复,以便强调字的意思。
中文多词素词中双字合成词占绝大多数,因此研究中文双字合成词的加工问题对于语言心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电报式言语缺少起语法作用的词素,但它们也不是随意攒到一起的,而是遵循一定的句法组合规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