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举足,迈步。
引宋洪迈《夷坚补志·赵富翁》:“僧曰:‘官人急回足极是,若踏脚入了,则四猫不损矣!’”
⒉ 踏步。两脚原地交替抬起落下。
引端木蕻良《曹雪芹》第十六章:“走了不大工夫,领班轿夫又叫慢行、踏脚。”
⒊ 踏板。安置于床前、车沿前便于上下的设备。
引《醒世姻缘传》第六九回:“﹝素姐﹞坐着抖成一块半截没踏脚的柳木椅子的山轿,抬不到红门,头晕的眼花撩乱,恶心呕吐。”
《雪岩外传》第七回:“﹝谢芙明﹞便唤长生把自己的烟箱拿来打开, 长生便坐在踏脚上替他打烟。”
鲁迅《准风月谈·推》:“报上好像登过一条新闻,说有一个卖报的孩子,踏上电车的踏脚去取报钱,误踹住了一个下来的客人的衣角,那人大怒,用力一推,孩子跌入车下。”
⒋ 自行车、三轮车等人力转动装置中脚踩的部位。
⒌ 比喻借以达到某种目的之手段。
引鲁迅《热风·随感录六十三》:“你们若不是毫不客气的拿我做一个踏脚,超越了我,向着高的远的地方进去,那便是错的。”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世故》:“有人要我做一回踏脚而升到什么地方去,也可以的,只希望不要踏不完,又不许别人踏。”
旧时北方有炕,炕前置有一张矮脚椅子,方便人上下,称为「踏脚」。
1.踩:不要~坏庄稼。脚~实地。
2.到现场去:~看。~勘。
脚读音:jiǎo,jué[ jiǎo ]人或动物的肢体中,支撑身体接触地面的部分。【组词】:赤脚、跺脚、马脚
物体的基部、下端。【组词】:墙脚、桌脚、山脚
→脚色
量词。计算用脚踢、踹、踩等动作的单位。【组词】:连踢三脚、踹了两脚、踩了一脚
他让我用角尺来校正各个角落,教我怎样把小玻璃瓶中的气泡保持在中心,以用来调整踏脚板的平面。
重视了细节的设计,如踏脚板、显示器上方的小日光灯等。
您是严冬里的炭火,是酷暑里的浓荫洒湍流中的踏脚石,是雾海中的航标灯,老师啊,您言传身教,育人有方,甘为人梯,令人难忘!
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
如果你的父母不需要踏脚凳就可以摸到架子的最上层,你可能一样做得到。
烦恼是人生的踏脚石,助你一步一步前进。可烦恼也会成为人生的绊脚石,使你摔得遍体鳞伤。
马镫包括两大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由骑者踏脚的部分,即镫环;二是将马镫悬挂在马鞍两侧的镫柄或镫穿。
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轻踏脚踏开关,看所接行程开关上及行程开关下能否准确。
逆境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支柱,成功时父爱是鼓励与警钟,祝天下父亲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