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立场。观察或判断(.好工具)的基点。
赖以立身之处。
⒈ 犹立场。观察或判断的基点。
引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其学派之立脚点,近於保守无论矣。”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最重要的,还得看我们收集的材料怎样,有什么就利用什么。这是设计的立脚点。”
⒉ 赖以立身之处。
引萧三《红军上了井冈山》诗:“红军上了井冈山,革命有了立脚点。”
观察或判断事物时所处的立场、观点。如:「他对这件事的评论,立脚点很稳。」也作「立足点」。
如:「这是我们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立脚点,绝对不能放弃掉。」
立lì(1)本义:(名)站。(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名)站。(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2)本义:(名)站。(形)直立的:(名)站。(形)直立的(3)本义:(名)站。(动)建立;制定:(名)站。(动)建立;制定(4)本义:(名)站。(动)指君主即位。(5)本义:(名)站。(动)存在;生存:(名)站。(动)存在;生存(6)本义:(名)站。(副)立刻:(名)站。(副)立刻(7)本义:(名)站。(Lì)姓。
脚读音:jiǎo,jué[ jiǎo ]人或动物的肢体中,支撑身体接触地面的部分。【组词】:赤脚、跺脚、马脚
物体的基部、下端。【组词】:墙脚、桌脚、山脚
→脚色
量词。计算用脚踢、踹、踩等动作的单位。【组词】:连踢三脚、踹了两脚、踩了一脚
点读音:diǎn1.液体的小滴:雨~儿。掉~儿了。
2.小的痕迹:墨~儿。斑~。
3.汉字的笔画,形状是“、”。
4.几何学上指没有大小(即没有长、宽、高)而只有位置,不可分割的图形。如两直线的相交处、线段的两端都是点。
5.小数点,如432.5读作四三二点儿五或四百三十二点儿五。
6.表示少量:一~儿小事。吃~儿东西再走。
7.用于事项:两~意见。
8.一定的地点或程度的标志:起~。终~。冰~。沸~。据~。先突破一~。
9.事物的方面或部分:优~。重~。特~。
10.姓。
11.铁制的响器,挂起来敲,用来报告时间或召集群众。
12.旧时夜间计时用更点,一更分五点:五更三~。
13.时间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14.规定的钟点:误~。到~了。
15.点心:茶~。早~。糕~。
据说当时德国急于在伊朗市场找一个立脚点,它要保证克拉夫特维克的投资万无一失。
这家公司急于在欧洲找个立脚点。
我们试着解释一下这两个立脚点的意思。
分析问题的立脚点有偏差,如果不及时纠正,很难得到正确的结论。
马克思之前的旧唯物主义把自然和社会历史割裂开来,以抽象化的、纯粹的自然界为立脚点,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唯物主义向上的发展。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我们能否找到一个立脚点,以便证明这种观点有道理呢?
我一找到立脚点马上就通知你。
魔鬼们受益于战争带来的全面混乱,在这个世界上建立了他们的立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