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即句芒。传为司春之神。后世亦作耕牧之神祀之。参见“句芒”。
引《元典章·礼部五·阴阳学》:“若在正旦日前五辰立春者,是农之早, 芒神在牛前立;若在正旦后五辰外立春者,是农之晚閒, 芒神在牛后立。”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打春》:“立春前一日, 顺天府尹率僚属朝服迎春於东直门外,隶役舁芒神土牛,导以鼓乐,至府署前,陈於綵棚。”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进春》:“立春日,各省会府州县卫遵制鞭春。京师除各署鞭春外,以綵绘按图经製芒神土牛,舁以綵亭,导以仪仗鼓吹。”
古代管木的神。后比喻纠缠不休的人。
芒máng(1)(名)草本植物;生于山地和田野间;果实多毛。(2)(名)某些禾本科植物子实的外壳上长的针状物。
神读音:shén神shén(1)(名)迷信的人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也指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位|财~。(2)(名)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用兵如~。(3)(形)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速|~效。(4)(名)精神;精力:费~。(5)(名)(~儿)神气:~色|~情。(6)(形)〈方〉聪明;机灵:这孩子真~。(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