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dàtǐ
(1) 有关大局的重要道理
例识大体,顾大局英cardinal principle;general interest⒈ 重要的义理,有关大局的道理。
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论》:“﹝平原君﹞未睹大体。”
例如:做事要顾大局,识大体。
⒉ 大要;纲领。
引《三国志·魏志·陈矫传》:“操纲领,举大体。”
⒊ 大致,大概。
引《史记·货殖列传》:“山东食海盐, 山西食盐卤, 领南、沙北固往往出盐,大体如此矣。”
例如:我和他的看法大体相同。
大略、概要。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体读音:tǐ,tī[ tǐ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你这几句话有啥用呢?对整个局面来说只是隔靴搔痒,无关大体。
不识大体的人会吃亏的。
房屋都修好了,就让他指责吧,无关大体。
今年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同去年相比大体上持平。
为了这点小事你就到处张扬,弄得大家乱轰轰的,太不识大体了!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诗歌的教学,诗意不要求千篇一律,是大体把握,应重视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与诗人的情感共鸣,从而感情诵读,达到熟读成诵,后面结合课例来讲。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鸳鸯蝴蝶派小说多描写才子佳人、郎才女貌的故事,内容大体雷同。
你们那里究竟是什么情况我了解得不具体,但是,以一蒉障江河,根据一般情况推测,大体上也可以知道一些。
任何单位和部门考虑问题,都要识大体,顾大局。
你可以打听或者问问她喜欢聊些什么,大体就是和你和男孩子讲话一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