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歌唱并击鼓。亦指歌声和鼓声。
引《汉书·礼乐志》:“巴俞鼓员三十六人,歌鼓员二十四人。”
晋潘岳《笙赋》:“縈缠歌鼓,网罗钟律。”
唐李白《邯郸南亭观妓》诗:“歌鼓燕赵儿, 魏姝弄鸣丝。”
宋苏轼《和子由踏青》:“歌鼓惊山草木动,簞瓢散野鸟鳶驯。”
⒉ 歌唱伴奏所用之鼓。
引《旧唐书·音乐志一》:“人数并依八佾,乃量加簫、笛、歌鼓等。”
歌gē(1)(名)歌曲:民~|山~儿|唱一个~儿。(2)(动)唱:~者|高~一曲。
鼓读音:gǔ鼓gǔ(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