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口调


口调的词语
口调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口调kǒudiào

(1) 〈方〉语调;口气

英tone

引证解释:

⒈ 指语气,口气。

引鲁迅《三闲集·无声的中国》:“孔子时代的香港不这样, 孔子口调的‘香港论’是无从做起的。”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二章:“所以《易传》的作者对于革命的事实用着激越的口调赞美着说:‘天地革而四时成,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哉!’”
老舍《四世同堂》四三:“她会老气横秋的,学着妓女们的口调。”

⒉ 指论调。

引孙中山《在广东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庆纪念会的演说》:“他们那些文明国家便要来代我们治中国,便要来共管。共管就是和从前瓜分一样的口调。”
孙中山《答日本<朝日新闻>记者问》:“是何异以少弟而与强盗为伍,以劫其长兄之家,而犹对之曰,兄不当恨乃弟过於恨强盗,以吾二人本同血气也。此今日日本人同种同文之口调也。”

网络解释:

口调

2.指论调。 孙中山 《在广东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庆纪念会的演说》:“他们那些文明国家便要来代我们治 中国 ,便要来共管。共管就是和从前瓜分一样的口调。” 孙中山 《答日本朝日新闻记者问》:“是何异以少弟而与强盗为伍,以劫其长兄之家,而犹对之曰,兄不当恨乃弟过於恨强盗,以吾二人本同血气也。此今日 日本 人同种同文之口调也。”
口调释义
读音:kǒu

口kǒu(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读音:tiáo,diào[ diào ]

1. 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

2.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

3. 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

4. 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

5. 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

6. 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

7. 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

8. 调动:岗位调整。

9. 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

10. 调查:调研。内查外调。

11. 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

12. 调换:调座位。


上一词语:调口
下一词语:空口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