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见识;浅见。
略见,略知。
汉代诸侯王朝见天子的仪制之一。即于禁门内宴见,为非正式的朝见。
⒈ 小见识;浅见。
引《淮南子·泰族训》:“小见不达,必简。”
唐元稹《诲侄》:“盖以往岁忝职諫官,不忍小见,妄干朝听。”
宋欧阳修《郑荀改名序》:“自老子厌周之乱,用其小见,以为圣人之术止於此。”
⒉ 略见,略知。
引汉贾谊《新书·修政语上》:“夫舍学圣之道,而静居独思,譬其若去日之明於庭,而就火之光於室也。然可以小见,而不可以大知。”
⒊ 汉代诸侯王朝见天子的仪制之一。即于禁门内宴见,为非正式的朝见。
引《史记·梁孝王世家褚少孙论》:“又诸侯王朝见天子, 汉法凡当四见耳。始到,入小见……小见者,燕见於禁门内,饮於省中,非士人所得入也。”
浅见、小见识。
小xiǎo(1)(形)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河|地方~|~路。(2)(副)短时间地:~住|~坐。(3)(副)稍微:~有才华|牛刀~试。(4)(形)略微少于;将近:干了~半辈子。(5)(形)排行最末的:~儿子。(6)(名)年纪小的人:一家大~|上有老;下有~。(7)(名)指妾(8):讨~。(9)(代)谦辞;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女|~店。
见读音:jiàn,xiàn[ jiàn ]1. 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3. 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5. 会晤:会见。接见。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要坚持寓理于事、以事明理,大中取小、以小见大,把思想上的大道理与生活中的小事情结合起来,用平实语言阐释深刻道理,用平凡小事展现崇高精神。
以小见大,我们通过这件小事,就可以看出他的品德。
以小见大,我们通过这几件小事可以看出刘红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他擅长以小见大,选择罗马共和时期的特定历史事件来揭示时代的特征。
编导从“小”入手,以小雕刀来塑大形象,以小见大,以微知著,于情动人,于无声处听惊雷。
《赤壁》前二句从“折戟”到“认前朝”是以小见大,以古喻今;后二句则是以人说事。
纪嫣然一愣,由于父亲纪澄山的缘故,从小见惯各种交际手段,但是从来不往脑子里去,石空一说,她立即明白了石空的意思。
因小见大,因少总多,在短章之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以小见大、言近旨远,是新时期文学中的散文精品。
也可由小见大,见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