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用金属制的带子将收藏书契的柜封存。
引《书·金縢》:“公归,乃纳册于金縢之匱中。”
蔡沉集传:“金縢,以金缄之也。”
宋叶适《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玉琰其版,金縢其匱。”
顾馀《咏古·王莽》:“金縢莫解康陵慟,玉璽谁怜文母愚。”
⒉ 指收藏书契的柜。
引三国魏曹植《怨歌行》:“素服开金縢,感悟求其端。”
《文选·左思<魏都赋>》:“闚玉策於金縢,案图籙於石室。”
吕向注:“金縢,金匱也。所谓玉版金匱石室,藏秘书之所,帝王图籍於此藏也。”
唐许浑《献韶阳相国崔公》诗:“万国已闻传玉璽,百官犹望啟金縢。”
古代用以放置公文档案的金匮。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縢读音:téng1.约束。
2.封闭。
3.裹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