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tuī ēn
(1) 施恩惠于他人
例推恩足以保四海。——《孟子·梁惠王止》例不推恩无以保妻子。英extend favours (kindness)⒈ 广施恩惠;移恩。
引《孟子·梁惠王上》:“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清史稿·高宗纪五》:“尊大行皇太后諡号为孝圣宪皇后,推恩普免钱粮一次。”
⒉ 帝王对臣属推广封赠,以示恩典。
引唐白居易《与王承宗诏》:“在法虽有推恩,相时亦恐非便。”
宋曾慥《高斋漫录》:“外家有合推恩,乞疏示姓名,即降处分。”
《明史·职官志一》:“凡封赠……七品以上皆得推恩其先。”
清曾国藩《李忠武公神道碑铭》:“三年,克復金陵,推恩有功之臣,赏二等轻车都尉世职。”
广布恩惠。
推tuī(1)(动)本义:手推的动作。(2)(动)(推磨)磨成碾子;碾粮食。(3)(动)和工具贴着物体的表面向前剪或削:~子。(4)(动)使事情开展:~动。(5)(动)根据已知的事实断定其他。从某方面的情况想到其他方面:~导。(6)(动)让给别人;辞让:~辞。(7)(动)推委;推托。(8)(动)推迟。(9)(动)推崇。推选;推举。
恩读音:ēn恩ēn(1)(名)恩惠。(2)姓。
贫之难,不难在砥节,而难在用情,富之难,不难在推恩,而难在好礼。
比年寇盗剽劫居民,土豪备私钱集社户,防捍有劳,有司不为上闻推恩,破家无所依归,势必从贼。
武帝从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自是之后,遂以陵夷,子孙微弱,衣食租税,不预政事。
所谓‘末大必折,尾大难掉’,尾同于体,犹或不从,况乎非体之尾,其可掉哉!武帝从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自是之后,遂以陵夷,子孙微弱,衣食租税,不预政事。
是皇上宽洪大量,没有治臣妾之罪,反推恩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