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鲁阳公。战国时楚鲁阳邑公,传说为挥戈使太阳返回的英雄。参见“鲁阳挥戈”。
引晋郭璞《游仙诗》之四:“愧无鲁阳德,迴日向三舍。”
唐李白《日出入行》:“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谭作民《噩梦》诗:“振臂一挥心胆豪,十万横磨鲁阳勇。”
亦作“鲁阳子”。 明何景明《赠李献吉》诗之一:“世无鲁阳子,坐惜朱颜衰。”
⒉ 古地名。今河南省鲁山县。
引《汉书·地理志上》:“南阳郡 :鲁阳,有鲁山。古鲁县。”
颜师古注:“即《淮南》所云鲁阳公与韩战,日反三舍者也。”
⒊ 复姓。 春秋楚公族有鲁阳氏。见汉王符《潜夫论·志姓氏》。
鲁lǔ(1)(形)迟钝;笨:愚~|~钝。(2)(形)莽撞;粗野:粗~|~莽。鲁lǔ(1)周朝国名;在山东曲阜一带。(2)山东的别称。(3)(Lǔ)姓。
阳读音:yáng阳(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4)(形)凸出的:~文。(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7)(形)带正电的:~电|~极。(8)(名)指男性生殖器。(9)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