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gāogé
(1) 高度较大的阁楼
英high building(2) 用(.好工具)以贮藏存放书、物的高架子(束之高阁)
英shelf⒈ 高大的楼阁。
引《后汉书·樊宏传》:“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
唐王勃《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鸞罢歌舞。”
陈毅《广东》诗:“高阁羊城接大荒,骋怀极望鬱苍苍。”
⒉ 置放书籍、器物的高架子。
引唐韩愈《寄卢仝》诗:“《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始终。”
清王夫之《杂物赞》:“高阁,小紫竹为架,下歛上张,以庋字画及藁纸,挂壁间。”
⒊ 高高地搁置起来。谓弃置。
引《宋书·王微传》:“恐君逢此时,或亦不免高阁。”
明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二·都给事升转》:“至於会议出,而年例遂因之不举矣。恐祖制终难高阁也。”
⒋ 星名。
引《文选·张衡<思玄赋>》:“命王良掌策駟兮,踰高阁之将将。”
吕延济注:“高阁,星名。”
高高的楼阁。
高gāo(1)(形)基本义: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形)高度:那棵树有两丈~|书桌长四尺;宽三尺;~二尺五。(3)(形)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速度|体温~|见解比别人~。(4)(形)等级在上的:~等|~级。(5)(形)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6)(形)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KMnO4)。(7)(形)(Gāo)姓。
阁读音:gé阁gé(1)(名)古代放在门上用来防止门自合的长木桩。后指门限。(2)(名)藏书的地方。(3)(名)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4)(名)特指女子的卧房。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有效的土壤管理方法常被束之高阁。
一个早已"束之高阁"的计划不日将付诸实施。
这本书他看不懂,随便翻了一下就束之高阁了。
他精心写的建议书被束之高阁,领导根本没加以研究。
希望这一次他们不会把我的计划束之高阁。
再好的理论,如束之高阁,不运用于实践,也是没有用处的。
书买回来后,就是要看,而不是把它们便束之高阁。
如果学了一点理论知识,只是空谈一阵,束之高阁,不去实践,这样的理论再好也是没有用的。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