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犹鳏寡。矜,通“鰥”。
引《诗·小雅·鸿雁序》:“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
郑玄笺:“老而无妻曰矜;老而无夫曰寡。”
唐王起《冯宿碑》:“在歙周岁,锄兼并,活矜寡。”
宋王安石《潭州新学》:“振养矜寡,衣之褰襦。”
1. 古同“鳏”。
寡读音:guǎ寡guǎ(1)(形)少;缺少(跟‘众、多’相对):~欢|沉默~言|~不敌众|孤陋~闻。(2)(形)淡而无味:清汤~水。(3)(形)妇女死了丈夫:守~|~居。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在抚养教育自己小辈时同样对待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做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爷再问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为大同,对么?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大盗之行也,天下皆偷,选材与宝,讲信修盗,故人不偷亲其亲,不偷子其子,使贫有说依,财有所用,富有所善,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