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害shuānghài
(1) 霜冻给农作物造成的灾害
英frostbite; frost injury⒈ 霜冻造成的灾害。
引《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琼山县第一区红旗农业生产合作社巩固起来了》:“正在春耕生产的时候,就碰到海南岛多年没有过的霜害。”
植物因降霜低温的影响所引起的生理上、植株组织上的伤害。通常会导致植物受冻而死,造成损害。
霜shuāng(1)(名)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2)(名)像霜的东西:盐~。(3)(名)比喻白色:~鬓。
害读音:hài害hài(1)基本义:(名)祸害;害处(跟‘利、益’相对):(名)祸害;害处(跟‘利、益’相对)(2)(形)有害的(跟‘益’相对):~虫|~鸟。(3)(动)使受损害:~人不浅|你把地址搞错了;~得我白跑了一趟。(4)(动)杀害:遇~。(5)(动)发生疾病:~眼|~了一场大病。(6)发生不安的情绪:~羞|~怕。〈古〉又同“曷”hé。
小麦拔节后抗寒力迅速减弱,遇强冷空气侵入会发生霜害。
乌克兰临黑海的塞瓦斯托波尔港附近的农场,一位妇女在受霜害的葡萄园里修剪枝条。
它可用来设计防止霜害的方法。
他预期多数将从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进口,乌克兰在谷物遭受严重霜害和炙热的夏季打击后,亦正考虑控制出口。
园艺学家根据植物的生命长短以及对霜害的敏感性去分类。
不保证以后不会有开裂或霜害。
两百年前的德国,葡萄园遭受到突然来袭的霜害。
低温造成生物的冷害、霜害和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