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犹悟道。
引宋陈善《扪虱新话·汉儒误读<论语>》:“予旧曾为中庸之説,谓《中庸》者,吾儒证道之书也。”
明李贽《与耿司寇告别书》:“吾辈求友之胜己者,欲以证道,所谓三上洞山,九到投子是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紫花和尚》:“时有僧善参玄,因遣人邀至,使就榻前讲《楞严》。生每听一节,都言非是,乃曰:‘使吾病痊,证道何难。’”
佛教上指以智慧印证道理。多为禅宗所用。
如:「禅宗所说的顿然证道、顿然悟道都 只是一念之间的事。」
证(1)(名)证明:~人|~词|~婚|~券|~书。(2)(名)本义:证据;证件:证据;证件
道读音:dào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以情证道以骗证道以杀证道以偷证道以心证道以善证道。
“你确定木筏安全吗?”她不安地问道。“再安全不过了,”马克斯信心十足地向她保证道。
如果儿童让自己任意地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德谟克利特。
多少天才妖孽欲追求天道而不得,化作一赔黄土,但是这依然不能阻挡无数修士欲证道为仙的愿望,在这方面,所有人都是不能免俗,就算是绰号为仙的种族,也是未能免俗。
一个自雪谷出山的少年,证道之始,天地同指!背负着无数的辛酸,在强者之路上永不服软。
如果儿童任意地让自己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德谟克利特。
天泉证道次日,阳明即奉命赴两广,征广西思恩、田州土官之乱。
仙被逐去界外,这无仙的禁闭之地,各族遗存只求天道的一线机缘,白日飞升,证道长生。
不过陈逸龙身后的六人却非力证道,非斩尸证道,也非功德证道,他们是以情证道。
等了几十万年,这老道总算证道了,好好好,待我去那紫霄宫中作耍子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