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忽若


忽若的词语
忽若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恍若,好像。 2.倘或,[.好工具]假使。

引证解释:

⒈ 恍若,好像。

引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於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
三国魏曹植《七启》:“於是逍遥暇豫,忽若忘归。”

⒉ 倘或,假使。

引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冥迹》:“其子听之感慟,因自誓:忽若作人,当再为顾家子。”
《敦煌变文集·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可中修善到诸天,居处生涯一切全……忽若共君生那里,寻常自在免忧煎。”
蒋礼鸿通释:“这段文章,‘可中’和‘忽若’并用,都是‘倘或’的意思。”
《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伏愿世尊慈悲,少借威光,忽若得见慈亲,生死不辜恩德。”

网络解释:

忽若

忽若,汉语词汇,意思是恍若、好像或者假使,出自《登徒子好色赋》等。
忽若释义
读音:hū

忽hū(1)(副)不注意:~略|~视|疏~。(2)(副)忽而:天气~冷~热|油灯被风吹得~明~暗。(3)(量)(某些计量单位的)十万分之一:~米。(4)(量)计量单位名称。ɑ)长度;十忽等于一丝。b)重量;十忽等于一丝。

读音:ruò,rě[ ruò ]

1.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3. 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 约计:若干(gān )。若许。

5. 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若。”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上一词语:忽荒
下一词语:忽隆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