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量yǎliàng
(1) 宽宏的气度
例敏而好学,雅量豁然。——《晋书·李寿载记》英magnanimity; generosity(2) 大的酒量
英great capacity for liquor⒈ 宏大的气度。亦指气度宏大。
引汉杨修《答临淄侯笺》:“若乃不忘经国之大美,流千载之英声,铭功景鐘,书名竹帛,斯自雅量,素所畜也。”
唐杜甫《移居公安赠卫大郎钧》诗:“雅量涵高远,清襟照等夷。”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骂鸭》:“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徵於声色。”
陈毅《枣园曲》:“先生雅量多风趣,常巾履萧然酣睡,直过卓午。”
⒉ 汉荆州牧刘表好酒,为三爵,大曰伯雅,次曰中雅,小曰季雅。伯雅受七升,中雅受六升,季雅受五升。见三国魏曹丕《典论·酒诲》。后世因称人善饮为“雅量”。
引《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安老爷本是个雅量,遇着那些同寅宴会却也去走走。”
清梁章鉅《归田琐记·饮量》:“不但谈艺无人,即豪饮者亦少,文字饮更不待言,求如三十年前祖舫斋师之雅怀雅量,杳不可得。”
从容恢宏的气度。
如:「他颇有雅量,每逢交际应酬,公司一定派他参加。 」
《诗经》体裁之一。于天子诸侯朝会宴飨时歌诵。有大雅、小雅之分。【组词】:风、雅、颂是《诗经》的三种体裁。
合乎标准、规范的。【组词】:雅言
高尚的、不俗的。【组词】:优雅、典雅、雅室
量读音:liáng,liàng[ liàng ]1. 旧指测量东西多少的器物,如斗、升等。
2. 能容纳、禁受的限度:酒量。气量。胆量。度量。
3. 数的多少:数量。质量。降雨量。限量供应。
4. 估计,审度:量力。量入为出。
虚心,就是倒空自己,不能自以为是,要善于倾听和接纳别人的意见;虚心,就是降低自己,不要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也就是别把自己太当一回事;降低自己不是卑微,不是低人一等,不是比谁下贱,而是做人的一种风度一种雅量,更是一个人的品德。
要想成为大生意人,必须培养唾面自干的雅量。
雅量高致的余老师同时受到全院小孩的爱戴。
逆耳之言,虽是真实,但却没有雅量接纳。人似乎永远喜欢沉醉在花言巧语中。
坊主火眼金睛,小子自作聪明,坊主雅量高致,莫要着恼。
适才所见,方知将军雅量高致,忠义无双。
兹有一等武毅云国公嫡子云铮,宇量凝邈,志识明劭,雅量高致,才比子建,着特旨殊赐今科头甲第三名进士及第,钦赐!
你必须培养慷慨和大度的气量;你必须有雅量并对人容忍;你必须要有积极的特质,因为消极,畏缩,总是陪不是及徘徊不前的人总是让人瞧不起。
史传文学中那个雅量高致、出众人之表的周公瑾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才智碌碌、妒贤忌能的平庸之辈。
周公瑾,雅量高致,非言辞所能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