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尚jiāshàng
(1)hAo86.赞美;赞许
例将士用命,深可嘉尚。——《宋史·理宗纪》英praise⒈ 称赞;崇尚。
引《三国志·魏志·满宠传》:“知识邪正,欲避祸就顺,去暴归道,甚相嘉尚。”
宋费衮《梁溪漫志·大观廷策士》:“今名儒鉅公,嘉尚清节,题跋盈轴。”
《明史·广西土司传二·太平》:“尔等不烦师旅,奉印来归,嚮慕之诚,良足嘉尚。”
鲁迅《书信集·致许广平》:“重看校稿,校正不少,殊可嘉尚。”
赞许。
嘉jiā(1)(形)美好:~宾|~礼(婚礼)。(2)(动)夸奖;赞许:~奖|~纳(赞许采纳)|其志可~。(3)(Jiā)姓。
尚读音:shàng[ shàng ]1. 还(
),仍然:尚小。尚未。尚不可知。2. 尊崇,注重:尚武。尚贤(a.崇尚贤人;b.《墨子》篇名,内容阐述墨子的一种政治主张)。
3. 社会上共同遵从的风俗、习惯等:风尚。时尚。
4. 矜夸,自负:自尚其功。
5. 古,久远:“故乐之所由来者尚矣,非独为一世之所造也”。
6. 庶几,差不多:尚飨(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之意)。
7. 姓。
受教者颇多,以窥基、神昉、嘉尚、普光、神泰、法宝、玄应、玄范、辨机、彦悰、圆测等为著名。
吕文德身先士卒,攻断桥梁,蜀道已通,诚可嘉尚。
其后尚丧与太傅马日?丧俱至京师,天子嘉尚忠烈,为之咨嗟,诏百官吊祭,拜子玮郎中,而日?不与焉。
讵劳期月,康此黎元,言念德声,良深嘉尚。
值此国难方殷,诸同学激于义愤,不辞牺牲,热心毅力堪称嘉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