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台zàotái
(1) 灶上面放东西的平面部分
英the top of a kitchen range⒈ 灶上放东西的平面部分。亦泛指灶。又称锅台。
引《中国歌谣选·鬼子最怕子弟兵》:“鬼子最怕子弟兵,遍地大摆地雷阵,‘西瓜’‘白菜’开红花,门槛灶台也翻腾。”
灶zào(名)用砖、坯、金属等制成的供烹煮食物、烧水的设备。也借指厨房。
台读音:tái,tāi[ tá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2.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3.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4. 量词:一台戏。
5.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6. 姓。
7. 桌子、案子:写字台。
8.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那一朵朵芦苇花,从窗户飘进人家里,落在桌子上、椅子上、灶台上。落在墙角的芦苇花,聚集成毛茸茸的一团,经风一吹,一张一合,让人想到了宋代词人苏轼描写杨花的的词句“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沈九星也扶着墙壁来到灶台旁,从旁边的水瓮里盛了些水,泼到锅里,用炊帚随便扫出些发黑的刷锅水,然后重新加上水,盖上了锅盖。
昨天是传统的“祭灶节”,有灶台的南京人家会在送灶时,在灶王像前的桌台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
一路上看到许多卖工艺品的,有剪纸、泥塑等,而莫言的旧居虽然简陋但一丝不乱,炕上铺的草席我从来没见过,两个灶台上的盖帘十分干净,没有一点小刺。
无论我们的厨灶是什么形状,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围绕着灶台,我们都在那里讲述经历,传承价值观,把我们的家庭紧紧联结在一起。
因为他要蹲在灶台前烧水,每个人洗完后的脏水还要由他一桶桶地提出去倒掉,所以他只能见缝插针地就着家人用过的水洗。
天饱到的是最早的一个,小秋凌晨就已起身忙活饭食,看到他,照旧指了指给童子们弄炊火的灶台。
灶间是后晾台改造的,窄细长,灶台、菜案、菜橱和各色饭锅等杂物,把个灶间塞得满满,两个人在这里,连下脚的空都没有。
走进自家外屋厨房,放下菜筐,小宝到灶台上拿了个盆,从装着鱼的水筲中,拿着鱼往盆里装,装满一下子,走了出去。
一口青菜,一口米饭,很有节奏的狼吞虎嗯,才一眨巴眼的功夫,唐修碗中的米饭就少了一半,灶台上的两盘小菜也各去了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