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饰仪容。
不允许;不让。
犹言无地可容。
⒈ 不文饰仪容。
引《礼记·礼器》:“有以素为贵者,至敬无文,父党无容。”
朱彬训纂引王念孙曰:“党,所也,言父所不敢为容也。”
《孝经·丧亲》:“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
邢昺疏:“以其悲哀在心,故形变於外,所以稽顙触地无容,哀之至也。”
⒉ 不允许;不让。
引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又寻所烧者定当非此例,无容一封一焚故也。”
《隋书·赵才传》:“自以荷恩深重,无容坐看成败。”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大君有命,无容却回。”
⒊ 犹言无地可容。
引宋陆九韶《居家正本制用篇·正本》:“幸其时数之遇,则跃跃以喜,小有阻意,则躁闷若无容矣。”
仪容不加修饰。
[ wú ]
1.没有(跟“有”相对):从~到有。~产阶级。有则改之,~则加勉。
2.不:~论。~须。
3.不论:事~大小,都有人负责。
4.同“毋”。
5.姓。
[ mó ]
见【南无】。
容读音:róng[ róng ]1. 包含,盛(
):容器。容量( )。容积。容纳。无地自容。2. 对人度量大:容忍。宽容。
3. 让,允许:容让。不容人说话。
4. 相貌,仪表,景象,状态:容止。容颜。容光。容貌。仪容。军容。市容。阵容。姿容。
5. 或许,也许:容或。
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