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部落首领。
引《陈书·周迪传》:“琳至湓城,新吴洞主余孝顷举兵应琳。”
唐王建《送流人》诗:“水国山魈引,蛮乡洞主留。”
秦牧《艺海拾贝·鹦鹉与蝴蝶鸟》:“它讲的是古代一个勇敢的青年猎手和一个美丽姑娘的故事,他们互相热爱着,却受到凶恶的洞主抢婚迫害。”
⒉ 唐宋时对设在名山胜地的书院中主持教授者称山长或院长。地以洞名者或称洞主。
引宋陈舜俞《庐山记·叙山南》:“南唐昇元中,因洞( 白鹿洞 )建学馆,置田以给诸生,学者大集。以国子监九经李善道为洞主,以主教授。”
1.洞穴;窟窿。
2.透彻;清楚:~晓。~若观火。
3.数目“0”的另一种说法。
主读音:zhǔ主zhǔ(1)(名)接待别人的人:~人|宾~|东道~。(2)(名)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物~|车~。(3)(名)旧社会中占有奴隶或雇用仆役的人:~从|~仆|奴隶~。(4)(名)当事人:~顾|失~|事~。(5)(名)基督教徒对上帝、伊斯兰教徒对真主的称呼。(6)(形)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次|~队|~峰|~干|~稿|~根|~管|~机|~课|~力|~梁|~粮|~食|~事|~轴|~力军。(7)(形)负主要责任;主持:~妇|~婚|~机|~讲|~将|~考|~帅|~位|~演|~治。(8)(动)主张:~伐|~和|~战。(9)(动)预示(吉凶祸福、自然变化等):早霞~雨|晚霞~晴。(名)对事情的确定的见解:~见|心里没~。(形)从自身出发的:早霞~雨|晚霞~晴。(名)对事情的确定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