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敺掠 ,驱掠
⒈ 驱掠:驱迫掠夺。
引《后汉书·南匈奴传》:“其诸新降胡初在塞外,数为师子所驱掠,皆多怨之。”
宋范仲淹《让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表》:“而葛怀敏等入贼伏中,一战大溃,杀伤满野,驱掠无算。”
清唐孙华《题<文姬入塞图>》诗:“从来丧乱多仳别,驱掠无如巾幗悲。”
⒉ 敺掠:犹敺略。参见“敺略”。
引《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秀卒见叔近死,遂反戈婴城,纵火敺掠。”
驱qū(1)(动)赶(牲口):~马前进。(2)(动)快跑:长~直入|并驾齐~。(3)(动)赶走:~逐|~除|~虫剂。
掠读音:lüè掠lüě(动)〈方〉顺手拿;抄:~起一根棍子就打。掠lüè(1)(动)掠夺(多指财物):抢~|~取|奸淫掳~。(2)(动)轻轻擦过或带过:凉风~面|燕子~过水面|嘴角上~过一丝微笑。(3)(动)用棍子或鞭子打: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