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惊动;震动。
引《后汉书·南匈奴传》:“昭君丰容靚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虽其言鄙野足以备於用,然而闕其文采,固不足以竦动时听,夸示后学。”
宋欧阳修《右班殿直赠右羽林军将军唐君墓表》:“当是时, 子方之风竦动天下。”
明王廷相《慎言·小宗》:“行过高者,易竦动於众;事执古者,不受变於俗。”
竦sǒng(1)(形)〈书〉恭敬。(2)同“悚”。
动读音:dòng动dòng(1)(动)改变原来位置或状态:搬~。(2)(名)动作:一举一~。(3)(动)使用:~脑筋。(4)(动)感情起反应:~人。(5)(动)开始做:~工。(6)(副)动不动;常常:观众~以万计。
从去年七月起,陈为廷及其相关人士的脸书,就已经发出“此时不攻,更待何时”的竦动文字。
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
如此内容,作为诗材写入日记尚可,写入志怪小说,则不足以竦动读者。
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
呼韩邪临辞之前,元帝召见五女,只见“昭君丰容靓饰,汉宫,顾影彷徨,竦动摆布”。
…学通伦类,道书外,禅宗方技之说,皆探骨髓,听者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