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一种中药。淡竹或苦竹茎,经除去绿色表层后,用刀刮出的带状物。能清热除烦、和胃止呕等。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四·竹》。
自竹黄上铇取的细丝,可以入药。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
茹读音:rú1.吃:~素。含辛~苦。
2.姓。
在泡脚的时候,便将竹子最外面一层绿皮刮掉,露出里边青白色的部分,一条条小心刮了下来,这就是一味中药,叫‘鲜竹茹’。
竹茹、枳实、法夏、夜交藤各二钱,茯苓、丹参各一钱四分,生龙齿三钱。
齐竹茹的妹妹名叫齐蕲,家里人都叫她小蕲。
除此,泥沙含量大的药物如灶心土、糯稻根等,或质地较轻而体质大的药物如夏枯草、白茅根、竹茹等,应先煎取汁澄清,然后以药汁煎煮其余药物。
钉眼、锔钉、锔槽及船板间一切缝隙,均用麻丝、竹茹、桐灰等做成的捻料封涂,减少海水对铁钉的锈蚀,并提高船体的水密性。
慈禧太后去世前,因身体虚弱,已无法饮药,御医张仲元等只得拟“滋胃和中代茶饮”,即竹茹、鲜青果、厚朴花和羚羊角制成,不过这只是没办法的办法。
蒿芩清胆碧玉需,陈夏茯苓枳竹茹,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
百合、生地、熟地、当归等滋养肾阴;痰热的人,舌红、舌苔黄腻、口苦口粘、有黄脓痰,就要用清肺化痰的药,如浙贝母、开金锁、瓜蒌皮、竹茹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