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仪仗与卫士的统称。
引《魏书·李元护传》:“若丧过东阳,不可不好设仪衞,哭泣尽哀,令观者改容也。”
前蜀杜光庭《宣再往青城安复真灵醮词》:“仰堂宇之威容,覩四垣之仪衞。”
《宋史·仪卫志一》:“徽宗政和三年,议礼局上大庆殿大朝会仪衞。”
清戴名世《孑遗录》:“史可法以父丧归,继可法者为郑二阳。二阳行军,仪衞甚盛。”
仪(1)(名)人的外表:~表|~容|威~。(2)(名)礼节;仪式:司~|行礼如~。(3)(名)礼物:贺~|谢~。(4)(动)〈书〉倾心;向往:心~已久。(5)(Yí)姓。仪yí(名)仪器:~表|地动~。
卫读音:wèi卫(1)(动)本义:防护;保卫。(2)(名)明代驻兵的地点;驻军人数比“所”多;后来只用于地名:威海~兵。(3)(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