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庙田


庙田的词语
庙田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旧时寺﹑庙﹑庵﹑观占有的土地。主要由官府拨给和信徒捐献。庙田大都出租或雇工经营,所得用于祭祀和供养僧尼﹑道士或管庙人员。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寺、庙、庵、观占有的土地。主要由官府拨给和信徒捐献。庙田大都出租或雇工经营,所得用于祭祀和供养僧尼、道士或管庙人员。

网络解释:

庙田

庙田或称“寺田”。中国旧时庙、寺、观、庵等占有的土地。或由政府拨给,或由信徒捐献,或由僧侣筹集资金购得。国家免其田赋,例禁买卖。一般由主持庙、寺、观、庵的僧尼道士掌管,也有的由当地豪绅大地主等所谓“首要人”掌管。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有先圣贤庙墓祭田及一切祠墓、历增寺观等地,不征税者达35万余亩。庙田大都出租,其所得地租收入,主要用于本寺庙祭祀、道场烟火、房屋修缮和供养僧道及管庙人员的生活支出;也有的被寺庙的住持、长老或首要人侵夺,或用来进行土地兼并和发放高利贷。
庙田释义
读音:miào

庙miào(1)(名)旧时供祖宗神位的处所:宗~|家~。(2)(名)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处所:土地~|孔~。(3)(名)庙会:赶~。

读音:tián

田tián(1)姓:~老头|老~头。(2)(名)田猎:田径赛。(3)(名)田地:~埂|~野。


上一词语:庙祀
下一词语:庙庭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