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为政有成绩而获得的声誉。
引《后汉书·王堂传》:“﹝王堂﹞曾孙商,益州牧刘焉以为蜀郡太守,有治声。”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追光寺》:“﹝元略﹞为政清肃,甚有治声。”
清姚鼐《建昌新城陈母杨太夫人墓志铭》:“夫以儒兴,子有治声。”
治zhì(1)基本义:(动)治理:(动)治理(2)(形)指安定或太平:~世。(3)(名)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所|府~。(4)(动)医治:~病。(5)(动)消灭(害虫):~虫|~蝗。(6)(动)惩办:~罪。(7)(动)研究:~学。(8)姓。
声读音:shēng声shēng(1)(名)(~儿)声音:雨~。(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4)(名)名声:~誉|~望。(5)(名)声母:双~叠韵。(6)(名)字调: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