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起juèqǐ
(1) 高高拱起
英rise abruptly(2) 突然兴起
例倔起阡陌之中。——汉·贾谊《过.秦论》英rise suddently⒈ 特起,突然兴起。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躡足行伍之间,而倔起什佰之中。”
汉班彪《王命论》:“未见运世无本,功德不纪,而得倔起在此位者也。”
李善注:“《埤苍》曰:‘崛,特起也。’崛与倔同。”
唐薛逢《题筹笔驿》诗:“天地三分魏蜀吴,武侯倔起赞訏謨。”
《续资治通鉴·元明宗天历二年》:“平章达锡济素非勋旧,奴事都尔苏,倔起宿卫,輒为右丞,俄陞平章。”
兴起。汉.贾谊〈过秦论〉:「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什佰之中。」唐.薛逢〈题筹笔驿〉诗:「天地三分魏蜀吴,武侯倔起赞訏谟。」也作「崛起」。
1. 言语粗直,态度不好:那老头真倔。
起读音:qǐ[ qǐ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2.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
3. 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4.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5. 领取(凭证):起护照。
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起伏。起劲。起色。
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
8. 长出:起痱子。
9. 拟定:起草。
10. 建造,建立:起房子。白手起家。
11. 群,组,批:一起(一块儿)。
12. 量词,指件,宗:一起案件。
13. 自,从:起小儿就淘气。
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起。掀起。兴(
)起。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起来。
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中国的倔起是世界和平的象征,不过我们要不忘国耻,随时把小日本打趴下去,打入十八层地狱中永不得超生,看小日本还嚣不嚣张。
您那并不伟岸的身躯,却矗立成共和国倔起的脊梁;您那并不宏亮的嗓子,却迸发出逆境中奋进的强音。
确实应以以色列为榜样,加快中国的倔起!。倔起造句。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魏、蜀、吴三国相继倔起,成鼎足之势,演出了一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长剧。
卯酉冲,卯冲酉是只冲不克,说明中国的倔起给西方造成了冲击;酉冲卯是又克又冲,说明西方对中国的倔起是采取打压和遏制的态度。
没有战争就没有大国的倔起,回看历史那个大国不是靠战争打出来的。
华夏足球俱乐部从乙级队开始,迅速倔起,三年时间内便横扫全国,跳了三级。
美日想打断中国倔起,所以不断挑衅中国打仗,好找借口打乱中国建设甚至让中国从此沦落。
安筱妍不满地叫道,微微倔起的红唇表示了她的不甘愿。
你应当珍惜自己,把整个海军事业纳入视野,为中国海军的倔起,准备承担更艰巨也更光荣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