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公议


公议的词语
公议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公议gōng yì

1.  众人的议论。

例自报公议。英mass discussion;

2.  关于国家的事情,以公众利益为标准而评议。

引证解释:

⒈ 见“公义”。

⒉ 按公利标准而议论;公众共同评论。

引《韩非子·说疑》:“彼又使譎诈之士……使诸侯淫説其主,微挟私而公议。”
宋司马光《刘道原<十国纪年序>》:“道原公议其得失无所隐,恶之者侧目,爱之者寒心。”
《明史·外国传一·朝鲜》:“昖卒。 光海君琿自称署国事,遣陪臣来讣,且请諡。帝恶其擅,不允,令该国臣民公议以闻。”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我们同行公议,这两天的价钱是糙米五块,谷三块。”

国语词典:

众人的评论、公断。

网络解释:

公议

公议(拉丁文 mass discussion ),伊斯兰教法学概念。阿拉伯原文读作伊智玛尔(英文 Ijma)意为协商、公决、公众评议,是伊斯兰四大立法依据之一,由先知穆罕默德的弟子、伍麦叶王朝首任哈里发穆阿维叶首创,阿拔斯王朝时期趋于完善,在伊斯兰教法史上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公议的汉语原义是“以公众利益为标准议论、评议国家政事”。
公议释义
读音:gōng

公gōng(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6)(名)公事;公务:办~|~余。(7)(Gōnɡ)姓。(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

读音:yì

议yì(1)(名)意见;言论:提~|建~|异~。(2)(动)商议;讨论:~价|~决|~事|~席|~院|~定书。

公议造句

按三公议,皆综尽曲理,殊涂同归,欲使效之璇玑,各尽其法,一年之间,得失足定,合于事宜。

在原耕地基础上抽多补少,抽肥补瘦,抽补结合,自报公议,民主评定,三榜定案。

内中,关于考试科目设置问题再次成为公议的热点。

而且霍光纵说政府领袖不必预闻皇帝事,而他仍要召集其他政府大僚来公议所立,可见霍光也是情有所怯,并不敢全违背当时习惯。

中国国际旅行社也为各种规模的国际公议提供设备,并且为参与者参观和观光活动。

鲁迅高度赞誉冯至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这一评价并非苟同于当时诗坛的公议,而是较多地基于鲁迅个人的诗歌理念和欣赏趣味。

好极,好极!中英开衅,百姓扰得苦极了,得公议抚,福国利民,还有何说?

火蚁利用一种报警信息素来提醒公议出现的紧急情况。

近日,淄川区工会在这里召开现场会,准备在全区推广他们首创的农民工工资“自报公议”的经验。

圣人以天下为度者也,不以私怒伤天下公议。


上一词语:议会
下一词语:公会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