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写作时有所增删,加以点抹。
搀杂。
在规定的工作时间终了后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常与“加班”(好工具.)连用。
⒈ 指写作时有所增删,加以点抹。参见“文不加点”。
引唐岑参《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诗:“万言不加点,七步犹嫌迟。”
⒉ 搀杂。
引唐杜甫《驱竖子摘苍耳》诗:“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跡。”
王嗣奭释:“加点,谓瓜薤之间,参用苍耳。”
⒊ 在规定的工作时间终了后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常与“加班”连用。参见“加班”。
引郑秉谦《灯》:“她每天八小时上班,还时常加班加点。”
写作时有所增删,加以涂改。
如:「加点酢料」。
加jiā(1)(动)基本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2)(动)使数量比原来大或程度比原来高;增加:~大|~强|~快|~速|~多|~急。(3)(动)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符号|~注解。(4)(动)加以:不~考虑|严~管束。(5)(动)(Jiā)姓。
点读音:diǎn1.液体的小滴:雨~儿。掉~儿了。
2.小的痕迹:墨~儿。斑~。
3.汉字的笔画,形状是“、”。
4.几何学上指没有大小(即没有长、宽、高)而只有位置,不可分割的图形。如两直线的相交处、线段的两端都是点。
5.小数点,如432.5读作四三二点儿五或四百三十二点儿五。
6.表示少量:一~儿小事。吃~儿东西再走。
7.用于事项:两~意见。
8.一定的地点或程度的标志:起~。终~。冰~。沸~。据~。先突破一~。
9.事物的方面或部分:优~。重~。特~。
10.姓。
11.铁制的响器,挂起来敲,用来报告时间或召集群众。
12.旧时夜间计时用更点,一更分五点:五更三~。
13.时间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14.规定的钟点:误~。到~了。
15.点心:茶~。早~。糕~。
他一拿到作文试题,立刻奋笔疾书,文不加点,片刻间就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
学生作文,提倡反复修改,反复揣摩,所谓文不加点是以后的事。
他思索片刻,便拿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完成了一篇精采的社论。
字数不够,自己加点。
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兢兢业业。
为了在年底完成这批产品,工人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地拼命干。
竣工的日期快要到了,建筑工人正加班加点工作着。
谢老下笔千言,文不加点,不愧是文鸟之梦。
为了使今年的春晚有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灯光设计师们在加班加点的研究、设计。
写文章要能文不加点,一气呵成的,一定是具有相当文字修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