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筝之(.好工具)一种。
引证解释:
⒈ 筝之一种。
引唐杜牧《题张处士山庄一绝》:“好鸟疑敲磬,风蝉认轧筝。”
《文献通考·乐十》:“唐有轧筝,以片竹润其端而轧之,因取名焉。”
网络解释:
轧筝
轧筝,是中国弓弦乐器的先驱筑的后代,属筑族乐器。白唐代出现其专称之后,广泛应用于宫廷、民间。’由于流传地域的不同,其形制和演奏形态以及称谓都有变化。就形制说来,可分为比较长大和比较短小的两种,弦数在7弦至13弦之问;演奏形态则有坐奏和行奏(立奏)两种。
轧
读音:yà,zhá,gá[ zhá ]
1. 用机器把钢坯压成一定形状的钢材:轧钢。
筝
读音:zhēng筝zhēng(1)(名)古代弦乐器;也叫古筝。(2)(名)见“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