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官名。负责皇帝大臣警卫、仪仗以及徼循京师、掌管治安的武职官员。其名称、体制、权限历代多有不同。 汉有执金吾, 唐宋以后有金吾卫、金吾将军、金吾校尉等。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尉, 秦官,掌徼循京师,有两丞、侯、司马、千人。
引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
颜师古注:“应劭曰:‘吾者,御也,掌执金革以御非常。’金吾,鸟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职主先导,以御非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
晋崔豹《古今注》:“车辐棒也。 汉朝‘执金吾’,‘金吾’亦棒也。以铜为之,黄金涂两末,谓为‘金吾’。”
唐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醉曾衝宰相,骄不揖金吾。”
《辽史·仪卫志四》:“金吾、黄麾六军之仗, 辽受之晋,晋受之后唐,后唐受之梁唐,其来也有自。”
清周亮工《御沟桥樱桃》诗:“长安侠少旧金吾,立马墙头自弹乌。”
手执的铜制仪仗棒。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吾读音:wú,yù[ wú ]1. 我,我的:吾身。吾国。吾辈。
2. 姓。
无奈之余,金吾将军张直方率群臣迎义军于灞上,黄巢乘御用金撵,内着细甲外披杏黄战袍,后又众将保驾昂然而入。
太极门内,金镗正与虎贲旅巡检罗耀祖、金吾卫总管郑啸天安排皇宫值宿之事。
各级朝官惊魂甫定,正欲进入宣政殿朝见皇帝,内里却由内传出诏旨陛下有敕,命各位宰相入见,其余朝官均到月华门左右金吾仗院,协同审案。
每年的灯会,金吾不禁,热闹非凡,可也总会发生许多年青姑娘、妇人和孩童被拐骗、掳走的事情。
古城金吾不禁,城门洞开,四乡的农民潮水般涌进城。
如今大展经纶手,施威弄法逞金吾。
惟梁后父执金吾梁商,奉命为大将军,独不愿就任,托疾固辞,顺帝使太常奉策,就第册拜,商不得已诣阙受命。
以太常卿杜黄裳为门下侍郎,左金吾卫大军袁滋为中书侍郎,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郑珣瑜为吏部尚书,高郢刑部尚书,并罢知政事。
金吾不想照顾这两头猪,跟小二要了一舀子水,然后泼醒了墨离和华龙。
他今日一大早便去向刑部打听昨日捉来的波斯人关在何处,没想到金吾卫昨日倒真捉了个波斯人,却只是东市抓来的一个小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