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山名。在山东省诸城市西南。
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潍水》:“潍水又东北, 涓水注之。水出马耳山,山高百丈,上有二石并举,望齐马耳,故世名焉。”
宋苏轼《雪后书北台壁》诗之一:“试扫北臺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马mǎ(1)基本义:(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2)(形)大:~蜂|~勺。(3)(Mǎ)姓。
耳读音:ěr耳ěr(1)(名)人和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朵。(2)(名)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3)(形)位置在两旁的:~房。(4)文言助词;罢了:技止此~。
虽然老师嗓子都说哑了,他却如同东风马耳。
他这人固执的很,把别人的好话当马耳东风。
对于师长的谆谆教诲,我们千万不能当作是马耳东风,而必须要牢记在心。
对於这些执迷不悔的人们,好言相劝往往变成马耳东风。
我的话对你来说还不是东风射马耳了。
老师们的耳提面命,她竟当成马耳东风,一点也不在意。
老王在下班后仍然琢磨厂里的工作,妻子唠唠叨叨地说了半天,却像东风吹马耳一样,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老师与你说了多少变了,你还是马耳东风,不当回事。
杏里把他的话当马耳东风,所以丝毫不在意。
这些告诫尽管几乎是没有一个朝代不一再重复的,但对那些健忘者来说,几乎是“东风吹马耳”,并不起任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