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省闱


省闱的词语
省闱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宫中;禁中。 2.指中央行政官署。 3.唐宋时试进士由尚书省礼部主持,故称。又称礼闱。元(.好工具)以后,称各行省主持的考试,中式者为举人。又称乡闱。

引证解释:

⒈ 宫中;禁中。

引《后汉书·第五伦传》:“伏见虎賁中郎将竇宪,椒房之亲,典司禁兵,出入省闈,年盛志美,卑谦乐善。”
宋苏舜钦《内园使连州刺史知代州刘公墓志》:“后以久任省闈,上书愿效死边漠,以报国宠。”

⒉ 指中央行政官署。

引明沉榜《宛署杂记·署廨》:“各官职掌,除民事外,内自厂卫,以至各监局,外自省闈,以至驛邮,岁时自宗庙陵寝行幸以至澣洗之事,虽巨细不一等,而县应固沓如也。”

⒊ 唐宋时试进士由尚书省礼部主持,故称。又称礼闱。 元以后,称各行省主持的考试,中式者为举人。又称乡闱。

引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今蒙文调,将赴省闈。”
一本作“选闈”。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景州高冠瀛 ……篤学能文,小试必第一,而省闈輒北,竟坎壈以终。”

网络解释:

省闱

省闱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有宫中,禁中和指中央行政官署。
省闱释义
读音:shěng,xǐng[ shěng ]

1. 地方行政区域:省份。省会。

2. 节约,不费:省钱。省事。省吃俭用。

3. 简易,减免:省略。省称。省写。

4.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省(a.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

5. 古代称王宫禁地:省中。省闼(禁中)。

读音:wéi

闱wéi(1)(名)宫的侧门。(2)(名)科举时代称考场。


上一词语:门闱
下一词语:闱门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