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正项开支以外的零碎费用。
引《儒林外史》第三一回:“几两银子如何使得?至少也要买口十六两银子的棺材,衣服、杂费,共须二十金。”
清薛福成《应诏陈言疏》:“其公私杂费,与一切陋规,莫不按亩加派。”
鲁迅《书信集·致吴渤》:“印费是共三百五十余元,连杂费在内,平均每本一元二角。”
⒉ 学校为杂项开支而向学生收的费用。
例如:学生每学期要缴纳学费、杂费。
主要开销之外的零碎费用。
如:「学杂费」、「这个月买东买西的,花了不少杂费。」
杂zá(1)(形)多种多样的;混杂的。(2)(动)混合在一起;搀杂。
费读音:fèi费fèi(1)(名)费用。(2)(动)花费;耗费:~钱|~时。(3)(Fèi)姓。
老师把学杂费查点清楚,交到财务室。
按照国家的规定,学生每学期都要缴纳学杂费。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决定酌情减免杂费。
第一次听说要免除农村学生的学杂费,她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这是她当教师的伯父讲的,言之凿凿,不容置疑。
车辆改革效果明显,运输服务质量提高,节约了运杂费。
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建立,大学学杂费收费水平不断提高。
对其他一些边境县和贫困县的少数民族中小学免除学杂费和课本费。
我在学期开始时付清了大学的膳费和杂费,手头还有一百多镑钱。
总督的陋规按三节送,每节一千两,此外还有表礼、水礼八色及门包杂费,所有这些东西,都由督粮道派家人送到总督驻节的兰州。
私立职业学校得收学费、杂费及实习材料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