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běnlái
(1) 从一开始
英from the beginning(2) 向来,原来
英originally(3) 原先;[.好工具]先前
英at first(4) 理所当然
英of course⒈ 原来,向来。
引三国魏曹操《选举令》:“事本来臺郎统之,令史不行知也。”
唐白居易《白发》诗:“况我今四十,本来形貌羸。”
宋陆游《题梁山军瑞丰亭》诗:“本来无事只畏扰,扰者才吏非庸人。”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然知行之体,本来如是,非以己意抑扬其间。”
杨朔《京城漫记》:“这地方在北京南城角,本来是京城有名的风景区。”
⒉ 指人本有的心性。
引《醒世姻缘传》第二一回:“你去走一遭,回来也误不了你的正果。但不可迷失了本来,堕入轮迴之内。”
黄人《<小说林>发刊词》:“心理之辟,尤在昧厥本来。”
⒊ 谓本有心性没有泯灭。
引唐寒山《诗》之二七七:“万机俱泯迹,方识本来人。”
原来、原先。
如:「这件事本来就该这么办,又何必节外生枝。」
本běn(1)本义:(名)草木的茎或根:(名)草木的茎或根(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7)(形)现今的:~年|~月。(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
来读音:lái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往。~宾。~信。从县里~了几个干部。
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了。开春以后,农忙~了。
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一盘棋。~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何必~这一套?
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这个歌我唱不~。
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念一遍。大家~想办法。
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了。他回家探亲~了。
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说服他呢?
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
9.未来的:~年。~日方长。
10.姓。
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是新春。不愁吃~不愁穿。黑白桑葚~大樱桃。
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各条战线传~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一觉醒~。说~话长。看~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帝让我们用萍水相逢去遇见一些生命中本来很重要的,去挽留一些生命中本来错过了的。
五行的相生相克,本来都是从自然现象导引出来的,它的原始观点并非唯心的胡诌。
今天妈妈本来要带我去求水山游泳的,可是却下雨了,所以就没去了,真是遗憾呀。
北京的许多古迹还保留着本来的面貌。
我们公司资金本来就很紧,如果再借钱给立康公司,我们可要捉襟见肘了。
看到老朋友来了,本来一脸沮丧的他马上眉开眼笑了,边笑边伸出手把老朋友往家里请。
他本来就很罗嗦,画蛇添足也非意外。
他的学习本来很好,由于迷上了电子游戏,现在退步了。
本来今天要去爬山的,可是爬到半山腰,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和妈妈措手不及。
我的作文写的本来已经很差了,可是加上刘老师画龙点睛的句子后,我的文章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