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位běnwèi
(1) 开始造币时对硬币所用的金属成色和每个硬币应有的法定重量
英standard(2) 自己所在的单位;自己工作的岗位
英one's own department or unit⒈ 原来的官位。今谓本人工作的岗位或单位。 参见“本位主义”。
引《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復位而待” 晋杜预注:“復本位待光命。”
《南史·柳仲礼传》:“﹝侯景﹞遣仲礼、僧辩西上,各復本位。”
《通典·职官九》:“若其人难备,给事中以还明经者以本位领。”
今谓本人工作的岗位或单位。 《南史·柳仲礼传》:“﹝侯景﹞遣仲礼、僧辩西上,各復本位。”
《通典·职官九》:“若其人难备,给事中以还明经者以本位领。”
今谓本人工作的岗位或单位。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二:“﹝冯乃超﹞到了一次前方,在慰劳之外还照顾到了他的本位工作。”
⒉ 原来的座位。
引《宋书·礼志一》:“四厢乐作,百官再拜。已饮,又再拜。謁者引诸王等还本位。”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教养·讲学》:“先师一揖,会宗父母各一揖,就本位。”
⒊ 本人的府第。
引宋司马光《乞与诸位来往商量公事札子》:“臣今缘足疾未愈……其执政有欲商量公事者,亦许来臣本位。”
《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三年》:“帝之为皇子,辞疾不肯入宫,詔本位长属敦促。”
⒋ 主体;中心。
引孙中山《民族主义》第一讲:“英国发达,所用民族的本位是盎格鲁撒克逊人,所用地方的本位是英格兰和威尔斯。”
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
⒌ 货币制度的基础或货币价值的计算标准。
例如:金本位;外汇本位;本位货币。
本身、自身。
如:「金本位」。
本běn(1)本义:(名)草木的茎或根:(名)草木的茎或根(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7)(形)现今的:~年|~月。(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
位读音:wèi位wèi(1)(名)所在或所占的地 方:泊~|船~。(2)(名)职位、地位。(3)(名)特指皇帝的地位。(4)(名)一个数中每个数码所占的位置:个~。(5)(量)用于人(含敬意):诸~。(6)姓。
一种着重自由放任、自由市场和金本位的经济理论。
不顾大局,对别人、别的部门、别的地区的事漠然置之,这是本位主义的态度。
批判了本位主义以后,各部门互相协作,互相支援,消除了过去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各自为政的现象。
第三章:责任本位主义的理论基石。
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武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注重整体思维、重和谐、以家族为本位的文化特征。
光绪十八年三月在牛金的推动下,打碎了洋务时期的本位主义壁垒,合并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成立的汉冶萍集团公司的职工。
针对由会子引发的国家经济危机的严重局面,陈求鲁的主张是以钱本位的手段来解决。
业务收支以外国货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国货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但是编报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陶以民族主义实现了主体人格转型为民族本位主义的现代教育家,对于基督教教育思想的超越,其本质是基督世界主义与普世价值的民族适应。
越来越多的国家先后放弃了银本位制,朝着金本位制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