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胡耈”。年老的人。亦指年老;高寿。
引《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虽及胡耉,获则取之,何有於二毛?”
杜预注:“胡耉,元老之称。”
孔颖达疏:“《諡法》:‘保民耆艾曰胡。’胡是老之称也。 《释詁》云:‘耉,寿也。’”
《释名·释长幼》:“﹝九十﹞或曰胡耉,咽皮如鸡胡也。”
汉蔡邕《刘镇南碑》:“仁者寿,宜享胡耇。”
唐颜真卿《朝议大夫赠梁州都督徐府君神道碑》:“宜克享胡耇,荷天之龙。”
宋司马光《<吕献可章奏集>序》:“彼不以其道得者,或位极将相,寿及胡耇,从愚者视之,则可为愤邑;从贤者视之,以此况彼,所得所失,孰为多少耶?”
胡hú(1)(名)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人。(2)(形)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东西);也泛指来自国外的(东西):~琴|~桃|~椒。(3)姓。(4)(副)表示随意乱来:~闹|~说。(5)(代)〈书〉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6)(名)胡子:~须。
耇读音:gǒu年老;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