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讨伐敌寇。
引北周王褒《燕歌行》:“充国行军屡筑营, 阳史讨虏陷平城。”
宋叶适《太府少卿李公墓志铭》:“时天子念讨虏报仇,功绪未验,昼夜耿耿。”
明无名氏《精忠记·兆梦》:“时念儿夫,统兵讨虏,交锋令镇边庭。”
⒉ 指孙权。曹操曾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故称。
引《魏书·食货志》:“且鸿沟之引宋卫,史牒具存; 讨虏之通幽冀,古迹备在。”
明鹿善继《赠李茂林序》:“天下寧有讨虏心不稳,而赤壁可以鏖兵者?”
⒊ 掳掠。虏,通“掳”。
引《三国志平话》卷上:“杀害命官,讨虏仓库。”
夺取虏掠。
讨tǎo(1)(动)索取;请求:~债|乞~。(2)(动)娶:~亲。(3)(动)招惹:~嫌|~厌。(4)(动)讨论:探~|研~。
虏读音:lǔ虏lǔ(1)(名)俘虏(2)(名)。(3)(名)俘虏(4)(名)。(5)(名)古代指奴隶。(6)(名)古代对敌方的蔑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