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后因以“椽笔”指大手笔,称誉他人文笔出众。
引《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諡议,皆珣所草。”
宋王安石《英宗皇帝挽辞》之一:“谁当授椽笔,论德在琼瑶。”
金刘迎《代王簿上梁孟容副公》诗之一:“妙年椽笔赋《长杨》,一日声名满四方。”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先生文学士,必能衙官屈宋。欲烦椽笔赋‘海市’,幸无吝珠玉。”
叶楚伧《和仓海秋怀》之七:“儘有金甌毁一角,可堪椽笔扫三军。”
晋代王珣梦见有人给他一只粗大如椽的笔,便认为将有大手笔的事发生。不久果然皇帝驾崩,因为王珣文笔极佳,所有的哀册谥议,皆由王珣草拟。见《晋书.卷六五.王导传》。后用以称赞人文笔出众。
椽chuán(名)(~子)放在檩上架着屋面板和瓦的木条。
笔读音:bǐ笔bǐ(1)本义:(名)写字画图的用具:(名)写字画图的用具(2)(名)(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败~。(3)(动)用笔写出:代~。(4)(名)笔画:“大”字有三~。(5)量词。ɑ)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
山为椽笔绘蓝图,黄山风景区。
焚膏继晷,椽笔为人民鼓呼;兀兀穷年,蜡炬为桃李成灰,这样的不眠者令人钦敬。
相期各奋如椽笔,草檄教低魏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