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签yá qiān
1. 饭后用以剔牙的细尖木签。
英toothpick;2. 用象牙制成的图书标签。
例牙签万轴(形容藏书很多)3. 借指书籍画卷。
例架上[.好工具]牙签堆满,案头笔墨纵横。——《画图缘》英books and scroll;⒈ 系在书卷上作为标识,以便翻检的牙骨等制成的签牌。
引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鄴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籤,新若手未触。”
宋苏轼《书轩》诗:“雨昏石砚寒云色,风动牙籤乱叶声。”
⒉ 指书籍。
引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诗:“絶胜锁向朱门里,整整牙籤饱蠹鱼。”
明沉受先《三元记·讲学》:“老来厌舞青萍剑,日常披展牙籤。”
清孔尚任《桃花扇·逮社》:“堂名二酉,万卷牙籤求售。”
⒊ 报路程用的驿签。
引明汤显祖《牡丹亭·移镇》:“羽檄从参赞,牙籤报驛程。”
⒋ 用以剔除牙缝残留食物的细签。
引清乔松年《萝藦亭札记》卷六:“陆云与兄机书,记曹公器物有剔齿纤,此即今所用剔齿之牙籤。”
老舍《茶馆》第一幕:“老人进来,拿着些牙签、胡梳、耳挖勺之类的小东西,低着头慢慢地挨着茶座儿走。”
⒌ 牙或骨制的扣签。
引《醒世姻缘传》第二三回:“祝其嵩从袖中取出汗巾解开来,果然是个油緑潞紬银包,一个牙籤销住。”
⒍ 旧时官府用以传令拘捕犯人的签牌。
引任光椿《戊戌喋血记》第十二章:“将台正中,早已为他摆好了帅座,红毡虎皮,牙签令旗,仪仗森严。”
藏书者于书函上所缀的牙制签牌。上标书名,以备检取。如古人有用红牙签、绿牙签、碧牙签、白牙签来分别经、史、子、集四库书。
牙yá(1)(名)牙齿:门~|镶~|~医。(2)(名)特指象牙:~筷|~章。(3)(名)形状像牙齿的东西:~子。(4)(名)(Yá)姓。牙yá(名)(~子)旧时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
签读音:qiān[ qiān ]1. 亲自写姓名或画上符号:签名。签字。签到。签发。签收。签署。签押。签订。
2. 简要地写出意见:签注。签呈。签证。
3. 用竹木等物做成的细棍或片状物:牙签儿。
4. 书册里作标志的纸片或其他物体上作标志的东西:书签。标签。
5. 粗粗地缝合起来。
6. 用于占卜或赌博的细长竹片或细棍:签筒。求签。
你观,茶杯里的水能轻易地把牙签托起来,但是那是一艘舟,我们就需要江河,要大海啦。
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这种多功能牙签不仅韧性强、不易折断,而且具有牙签和挖耳勺两种功能。
铁棒要磨成针,当然离不开磨针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但它首先得是一根铁棒,倘若换成木棒,再怎么磨顶多也就是根牙签。
学习一门新技能会使大脑更多区域参与活动头脑中的旧记忆也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你掌握了一套新动作,也发现了不同的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读莎士比亚的著作,学习烹饪,用牙签做飞机,所有这些都锻炼了大脑,促进了大脑思考。
绮窗绣,牙签玉轴,堆列几案;瑶琴锦瑟,陈设左右,香烟缭绕,檐马丁当。
牙签玉轴希有难得之物,一夫怀挟提挈,负之而趋,往复四千里,如堂过庭。
亲兵,真当自己是秤砣牙签锦轴么?“侯师爷,您是真不懂我们军门!”。
这个是牙签盒!貌似很高端的样子……
牙签,橡皮圈,创可贴,铅笔,橡皮,口香糖,薄荷,棒棒糖,茶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