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高貌。
引唐皮日休《鄙孝议下篇》:“所在之州鄙,礱石峨然。问所从来,曰:‘有至孝也,庐墓三年,孝感至瑞,郡守闻於天子,天子为之旌表焉。’”
宋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一:“峨然九女鬟,争出一镜奩。”
⒉ 卓然特立貌。
引晋葛洪《抱朴子·刺骄》:“其或峨然守正,确尔不移,不蓬转以随众,不改雅以入郑者,人莫能憎而知其善。”
《世说新语·赏誉上》“庾子嵩目和嶠” 刘孝标注引《晋诸公赞》:“嶠常慕其舅夏侯玄为人,故於朝士中峨然不羣,时类惮其风节。”
王汉章《题黄山谷小像》诗:“瞻公眉宇信峨然,小像当非贬窜年。”
高耸的样子。
峨é(形)高:巍~。
然读音:rán然rán(1)(形)对;不错:不以为~。(2)(代)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知其~;不知其所以~。(3)(连)〈书〉然而:事情虽小;~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突~|显~|欣~|飘飘~。〈古〉又同“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