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理jiélǐ
(1) 岩石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的裂纹或裂缝
(.好工具)英joint⒈ 节义道理。
引汉刘向《说苑·立节》:“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於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於来世。”
⒉ 节和纹理。
引《新唐书·回鹘传下》:“有川曰康干河,断松投之,三年輒化为石,色苍緻,然节理犹在,世谓康干石者。”
清张岱《陶庵梦忆·松花石》:“董文简家茁错二松橛,节理槎枒,皮断犹附。”
⒊ 调度管束,使合于礼仪准则。
引《文选·干宝<晋纪总论>》:“故其积基树本,经纬礼俗,节理人情,恤隐民事,如此之缠绵也。”
李周翰注:“节理,谓以节度理人也。”
节操、义行。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理读音:lǐ理lǐ(1)本义:治玉。(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3)(名)道理;事理。(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5)(名)管理;办理。(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8)(Lǐ)姓。
结果表明,随着充填度的增大,分形节理抗剪强度总体上呈非线性减小。
该算法最突出的特点是每个复合单元可以含有几个不连续面,如断层或节理。
其次,晋西黄土中存在着大量节理裂隙,是黄土暗穴形成的优势面,为地下水的运移和储存提供了场所;
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多重分形理论研究探讨了节理岩体(白云岩)的抗压强度与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
此处石英砂岩垂直节理十分发育,与岩层层面正交。
因这一带系中生代花岗岩,地下水附存于岩体的节理裂缝之中,积水成泉。
利用共轭节理和断层擦痕反演,对矿区构造应力场进行了定向、定时研究,确定了各期构造应力场。
以节理单元的刚度系数作为罚方法中的罚参数,将改进的拉格朗日乘子法应用于接触摩擦问题。
多种形式的节理网在花岗石抛光面上形成低反射率的暗线、暗斑、暗区,降低花岗石的平均光泽度,影响光泽度的均一性和石加工品的质量。
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垂直向地震作用对节理岩体地震动力破坏的影响。